第一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光芒
在历史的航道上,总有某些重要的节点,犹如高高耸立的灯塔,标定历史前行的方向。2017年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一刻,旗帜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一刻,蓝图绘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嘹亮号角!这一刻,扬帆启航,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迈向新时代!
一、伟大思想从哪里来
人的正确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在头脑中臆造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同样也是伟大时代、伟大实践结出的硕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深处获得启迪,从新中国事业发展中汲取力量,在时代激流中接受淬炼,在务实实践中不断发展。
1.从时代激荡中来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时代是思想之母,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的诞生为标志;而新思想的诞生,则是时代更新、呼唤的结果。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新时代结出的硕果。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深深立足于中国具体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全新视野进行战略抉择、以顶层设计谋划事业发展,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从世界互动中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理论。五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胸怀、站位高远的战略视野、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深刻回答了“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在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场合,他反复阐述中国主张的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国际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观,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观,和而不同、包容互鉴的文明观,绿色发展、共同治理的生态观,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从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成长而来的。
3.从实践磨砺中来
“实践出真知,磨砺是财富。”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在这个理论创立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倾注了个人的心血,显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深邃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治国才能,他为这一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领导核心的产生绝非偶然,领袖思想的形成必有源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独特理论建树,是从其几十年艰苦磨砺和多领域多层级领导岗位的历练中长期积累而来的,显示出深厚的“地气”和旺盛的活力。
二、新思想擘画新蓝图
历史交会,征程再启。新思想高擎伟大旗帜,让我们高瞻远瞩,心明眼亮;新思想明确“过河”总任务,让我们心往一处想;新思想建造“船和桥”,让我们劲往一处使。
1.伟大旗帜指明方向
旗帜是一个政党前进的方向。旗帜树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当前,我们的旗帜是什么?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大会主题中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九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魅力究竟何在?魅力就在于它是被实践检验并证明了的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魅力就在于它建立了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克服了如资本主义那样频繁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强力破坏,使得我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先后超越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快速拉近与美国的距离。
2.新思想明确“过河”总任务
1934年,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的镇压,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3.新思想部署“船和桥”总方略
当年,毛泽东不但明确了“过河”的总任务,他还开出了怎么“过河”的药方。“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的确,目标再宏伟,蓝图再美好,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方法来实现它,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八个明确”的基础上,还全面谋划了“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钥匙”。
三、抓落实铸就新辉煌
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军令状已经下达,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唯有拼搏苦干才能实现宏大目标
1.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扛起落实的责任
抓落实是重要的政治责任,也是衡量“四个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准,更是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效的根本标准,也是唯一标准。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不管是在地方任职时,还是到中央工作后,他都始终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
2.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铆足落实的干劲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那就是: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紧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确保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3.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的宏伟蓝图,既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更要求在中国居于领导一切地位的共产党刀刃向内、严于律己不懈怠,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增强执政本领,切实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撰稿: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姚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