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新四大发明”折射中国科技创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中,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家的尖端科技成果,到改善百姓生活的民生科技,科技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潜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着不竭动力。
一、“新四大发明”惊艳亮相
2017年5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发起了一次留学生民间调查,问题是: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你的祖国?20国青年们的答案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就是他们心目中梦寐以求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1.高铁:日行千里轻轻松松
2017年6月26日,时速40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成功首发,它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更赢得国内外网友纷纷点赞。从9月21日开始,“复兴号”在京沪线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仅用了短短10余年时间,从无到有,我国建起了全世界线路最长、速度最快的高铁网,打造出一个“一日生活圈”的速度王国:全国新建高铁站484个,每天有1700多列高铁穿梭在华夏大地上。
中国高铁更是飞速实现了技术上的“追赶”到“引领”,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和“中国速度”最生动的写照,接连在全球市场斩获约占30%市场份额的多张大单。中国人正在开启遍布全球的中国高铁时代。
2.网购:足不出户买遍全球
按按键盘,瞬间下单,买遍全球;动动手指,衣食住行,送到家中——这就是中国网购的魅力。虽非首创,但中国率先将网购的科技升级、创新,使其凭高效便捷的用户体验,成为当下中国人主要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之一,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电商节日,也成为商家和消费者的购物狂欢节。
全天候、低成本的中国网购,彻底激活了互联网经济:中国电商,无所不有,一站式解决;跨境电商,全球交易,足不出户;农村电商,带动农户,增加收入。
3.支付宝:不带钱包行遍天下
出门带钱包,否则寸步难行——这种状况在中国已成了历史。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支付宝、微信转账”就可秒支付,完全开启无现金生存模式。一项最新调查显示,70%的大陆网民表示自己不再需要每天支付现金,中国人在无现金生活上已经遥遥领先。
适应中国每年数量巨大的境外交易,支付宝也开始走出国门。2017年国庆节期间,数十万境外商家门店接入支付宝,并提供“支付宝价”专属优惠,中国人不仅不再需要兑换大笔的外币了,甚至购买价格有可能比当地人还便宜。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这一次,中国又向世界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的电子支付,引领世界走向移动支付新时代。
4.共享单车:风靡街头共享便利
“忽如一夜春风来”,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在短短一年中就从上海一地风靡全中国的大街小巷,“无固定位共享单车模式”深入人心。基于移动数据和云计算平台,通过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快速租借和归还一辆共享单车,随骑随走,使用简单,收费低廉,极其方便。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还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没有尾气排放绿色环保,同时提高了闲置自行车的利用率,赢得广大市民的青睐。这一切都颠覆了人们对骑行的传统认知。
二、科技创新加速提档
“新四大发明”只是我国近年来科技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历史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1.党的十八大确立创新驱动战略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塑造面向未来的新型经济,助推中国在全球科技中弯道逆袭,完美超车,攻占科技制高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为我国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理念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他反复强调,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3.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有如下具体举措: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三、科技强国建设前景光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就科技创新事业而言,要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启全面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1.让中国智造领跑世界
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强国是应有之义,但科技强国依靠标志性技术来支撑。中国,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诸多科技创新成果都拥有一系列“世界第一”“全球首创”,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动注解。
中国科技奋发图强,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树立了一个个科技标杆,把中国标准推向全球。2017年5月,商务部发布公告禁止挖泥船出口,中国开始以领先的科技屹立世界,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重新定义“中国智造”。
2.让科技创新蔚然成风
“集众智者成大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以政府降低门槛、加大投入、简政放权的政策为引领,以社会尊重知识、爱护人才、崇尚创造的环境为支撑,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干事创业的活力。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明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全社会业已形成尊重创新、爱才重才的风气,创新创业潜能正充分释放。
3.让科技创新造福百姓
科技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民生。科技创新引领着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科技创新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改变。进入新时代,一大批科技成果将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运用,让老百姓用上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撰稿:郑州师范学院 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