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学习正当时 理论热点

深挖整治解难题 长效常治打基础

时间:2019-10-1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熊丰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是具有政治性、战略性、基础性意义的重大工程。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按照既定目标抓下去,务必夺取专项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2019年,是扫黑除恶进入啃硬骨头、蹚深水区的攻坚突破之年;2020年,专项斗争即将迎来三年为期目标的实现之年。

  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扫黑除恶如何攻坚克难,为明年长效常治打下坚实基础。11日、12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次推进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一系列新招、硬招、实招在会议上进行部署,聚焦将扫黑除恶持续向纵深推进。

  督导“回头看”即将启动

  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是会议对专项斗争取得成效的判断。截至9月25日,全国打掉涉黑组织2367个,打掉涉恶犯罪团伙29571个,34792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

  扫黑除恶带动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国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下降11.1%,涉枪案件下降44%。

  扫黑除恶有效净化了政治生态。截至9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移送司法机关5500人。

  扫黑除恶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全国组织部门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38万个,清理黑恶势力干扰、渗透的村组织1700余个,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

  中央政法委负责人指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是具有政治性、战略性、基础性意义的重大工程。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按照既定目标抓下去,务必夺取专项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从10月下旬起,将组织中央第二、三轮被督导的2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回头看”,时间延长到10天左右。

  对涉黑案件逐案筛“伞”

  对重点案件线索加大侦查力度、再突破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啃之案、开展追逃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掀起一波又一波攻势。攻克一个重点案件,起到带动一串、警示一片、净化一方的效果。

  在强大攻势下,一些黑恶势力与“保护伞”的勾连越来越隐蔽,深挖彻查的难度增加。打击“保护伞”仍是专项斗争下一步的主攻方向。会议指出,要完善公安、纪检监察“双专班”侦办模式,提高办案质效;对已侦破的涉黑案件,按照存量清零要求逐案筛查,对“打伞”不彻底的,借鉴推广一些地方会商协办、联点包案、责任倒查等经验,确保一网打尽。

  从已侦破案件和调研督导情况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建筑工程、服务娱乐等传统行业,金融、网络、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是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下一步,全国扫黑办将继续推动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大对行业领域内黑恶线索排查、乱象整治等工作力度;推动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效衔接,强化监察、司法、检察建议和公安提示函的跟踪问效,做到以案促治、以案促建。

  抓紧出台办案指导意见

  随着专项斗争不断深入,一些瓶颈制约逐渐显现。如何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破解瓶颈、补齐短板,为深挖整治提供有力保障,成为第二次推进会聚焦的一大重点。

  随着进入起诉、审判环节的案件数量增多,对起诉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确保把每一起涉黑涉恶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今年上半年,关于办理恶势力、“套路贷”、“软暴力”、涉黑涉恶案件财产处置4个指导意见,对统一法律适用、促进依法办案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针对执法办案中遇到的新问题,全国扫黑办还将组织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打击黑恶势力非法放贷、网络涉黑涉恶犯罪等指导意见。

  随着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政法机关自身建设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加大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查处力度的同时,会议提出,下一步还将继续建立完善执法司法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推进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完善政法干警依法履职保护、受到侵害救济保障和不实举报澄清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