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河南实践 中原新论

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部署要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时间:2019-10-15   来源:光明网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党建工作、司法建设、新型劳动关系保障制度、生态国土建设、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学同: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部署要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广东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李学同表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部署,要在找重点、抓落实上下功夫,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是在落细上聚力。紧贴中心任务和重点部署,从细节抓起,保持定力、持之以恒、不断校正,从具体工作之中见真章、得实效。二是在落小上聚力。要善于抓“小事”,坚持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并重,做到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三是在落实上聚力。要提升抓落实标准,切实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从“做没做”“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要创造性抓落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部署,在抓特点、摸规律、强谋划、促融合、重创新、提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摘编自《光明日报》

  【韩玉亭:用科技手段助推司法更好满足群众法治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韩玉亭表示,在司法实践中,人力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运行新模式正在形成。在司法工作中多维度统筹智慧法院建设,能够更好地分配司法资源,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就纵向而言,应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相结合。既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各级审判机关的智慧法院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又立足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进行差异化试点。就横向而言,坚持内部自我完善和外部一体建设相结合。法院不仅要优化完善自身立案、审理、送达、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平台,还要积极参与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智慧平台协同建设。要通过系统融合、数据共享等多种方式打造无缝衔接的人民权利法治保障体系,多方合力、全面统筹,推动新时代司法为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编自《人民日报》

  【肖钢: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保障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现行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与标准传统的就业模式相适应,都是依托于一个人要受雇于一个组织而展开,既不适应新型劳动关系建设需要,也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保障制度。第一,要实施审慎包容的政策导向,营造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推进公平竞争的审查与规章修订,消除不平等、不合理、过高的就业准入门槛。二是要加大对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就业扶持力度。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负担。三是要构建新型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统筹设计适应新型劳动关系的社保缴费办法,取消户籍限制。四是要完善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应以企业和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探索建立个人职业培训账户制度,完善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

  【李红玉:加强生态国土建设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智库李红玉表示,为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来加强生态国土建设。首先,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着眼点,在前沿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关键支撑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抢占战略制高点。以遥感监测、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国土空间监测技术体系。其次,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借助信息技术,科学化管理国土资源。加快“国土资源云”和“智慧国土”建设,营造高效集约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安全运行环境,构建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决策服务体系,增强国土资源管理、自然生态监管等的智慧化水平。

  摘编自《经济日报》

  【高耀:推动、贯彻和落实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举措要以教师为中心】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表示,现实中,个别高校在本科教育教学领域进行的诸多改革具有强烈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特征和刚性特征,弱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和协商参与的内在要求。本科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应是渐进的、协商式的、互动式的、由下而上的,而非突进的、命令式的、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动。这种以行政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实质上违背了教育部改革意见的根本精神。高校中的第一资源是教师群体,特别是教学科研序列群体。任何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举措必然要直接依靠和长远依赖于教师来具体推动和落实,因此,贯彻和落实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举措要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意味着应进一步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措施的实施及改革效果的评价均应体现出教师主导、行政辅助的特色。唯有此,才能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使初衷良好的改革举措取得切实成效。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