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学习正当时 理论热点

这份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说明书”,请查收!

时间:2020-05-07   来源:河南日报

  

  看党端评论,听小薇音频。

  近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在新起点上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安排部署。

  河南日报客户端连续推出评论员文章,论述在新起点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中有哪些重要观点,小薇今天为你梳理一下:

  >00:0004:49

  首先,用“两句话”说明河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我省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经济总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

  二.2019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3.38万亿元,县域经济的“基石”作用愈发凸显。

  其次,用“五难”概括县域发展突出问题:

  2019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县域发展突出问题总结为“五难”,即转型升级难、引进项目难、持续发展难、吸引人才难、统筹兼顾难。

  第三,看现阶段我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河南的战略地位、放大了河南的战略格局、凸显了河南的战略优势,也为县域发展树起了转型的坐标、立起了跃升的平台。

  郑州、洛阳和中原城市群等增长极的培育打造,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牵引力量;黄河流经我省20多个县(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广大县域在走绿色路、打绿色牌上有了更重责任,有了新的契机。

  我省县域经济正处在重要关口、具备后发优势,全省县域蕴藏着千万级别的“人口红利”,庞大的劳动力蓄水池、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队伍、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群体,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

  县域积蓄的万亿级投资和消费需求,成为宝贵的稀缺资源,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四,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要巩固提升载体,让产业脊梁强起来,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打造县域经济竞争新优势。

  要坚持因地制宜,让特色优势强起来,找准路径、发挥优势,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要深化改革开放,让内生动力强起来,紧紧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集成式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要注重城乡统筹,让腹地支撑强起来,打造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发展新格局。

  要突出绿色发展,让生态屏障强起来,培育壮大绿色经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最后,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

  做好县域治理,发展县域经济,首要的是加强和改善县域党的领导。要加强和改善县域党的领导关键是做好以下工作。

  要上紧责任担当的发条,持续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忠实干好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办好群众期盼的事情,做到既干净又干事,守住精文减会的硬杠杠。

  要克服能力本领的恐慌,研究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有效办法,让基层党员干部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发展新经济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基层治理能力、化解风险能力。

  要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把培育人才队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把用好人才作为赢得区域竞争的制高点,把完善政策作为集聚人才的关键点,下大力气招贤纳士。

  要形成上下联动的格局,省市县三级拧成“一股劲”担起应尽职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更加注重转型升级、突出特色、营商环境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