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四个结合 舞活学习“龙头”
安徽省阜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阜阳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自觉改进和加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中心组成员“一班人”,带动县处级干部“一批人”,影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群人”,学出坚定信念、学出使命担当、学出务实作风、学出真实本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集中学与潜心自学相结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的指示要求,“守住一颗心、把握一条线、高举一面旗”,采取“读、听、议、讲、看、写”六步递进学习法,推进“四想四问”:即想一想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问一问党的初心使命有没有牢记于心;想一想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问一问党的决策部署有没有落地见效;想一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一问党的群众路线有没有走实走心;想一想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问一问党的管党职责有没有落实到位,推动学习教育由感性到理性、由思想到行动。把集中学习作为重点,多次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4个专题开展交流研讨,截止目前,带动全市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平均研讨4次以上,在集中学习中深化了对百年党史辉煌历程和党的创新理论的领会把握。把潜心自学作为重要基点,明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年度重点任务,每月下发提示单和读书清单,做到“四个一”,即每天学习一小时、每月通读一本书、每季度交流一次心得、每年至少撰写一篇理论文章。坚持线上学和线下学相融通,推出“每日一习话”129期,依托网络学习平台,打造“指尖上的党史课堂”。
二、书本学与现场学相结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4本指定学习教材和重要参考材料,作为“案头书”、“床头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注重发掘利用阜阳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精心遴选32处革命文物、20处学习教育基地,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采取“理论学习+现场学习+研讨感悟”的方式,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遗址遗迹,开展交流研讨,带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33万余人次接受现场教育,在重温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激发昂扬斗志,切实把红色基因注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
三、走下去学与走出去学相结合。坚持中心组成员定点联系督导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制度,结合“三联四建”“四送一服双联”等服务联系群众和企业的有效形式,把中心组学习课堂搬到脱贫攻坚一线、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中心组成员结合自己分管工作,以“观摩调研+座谈交流+学习讨论”等方式,深入实地解决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亲赴所联系县市区、市直单位开展学习督导,截止目前,所有中心组成员均完成实地学习督导,发现问题28个,下发整改清单反馈至相关地方单位。同时,中心组也把走出去学开拓视野作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以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的方式,组织中心组全体成员、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赴沪苏浙等改革发展的前沿地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通过学先进、寻良策,找差距、补短板,把先进经验转化为工作思路。
四、学中干与干中学相结合。一体推进学党史、抓整改、正作风。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突出问题整改及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推动边学边改、立行立改,已整改各类问题258个、任务129个,“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成果持续巩固。全面推开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实施“解十难、帮百企、进千村、访万户”行动,通过10项整治解决群众就业难、办证难等10大难题,确定229个市直、县直和省驻阜部门结对帮扶发展前景好、瓶颈障碍多的294家企业,整合865家市县两级单位继续帮扶巩固516个已脱贫出列村,统筹省市县乡四级6000多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20085户脱贫后“三类户”。建立“清单交、领衔办、台账销、群众评”四项机制,梳理首批项目清单1480个、已解决“医保异地参保报销”等问题405个,专项治理“办证难”,依规为10.4万套住房办理房产证。提速推动开好局、起好步。把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发出的信念信心、热情激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动力,全力推动阜阳长三角和中部区域重点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枢纽、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十四五”重点建设开创新局。今年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一季度6项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