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中心组学习 学习成果 心得体会

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时间:2023-10-08   来源:《中心组学习动态》2023年第9期

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继成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河南水利投资集团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找准与河南水利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出彩点,大力推进“1468”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四新水投”,勇当新时代河南水利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一、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打造一流水工强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集团党委牢记国有企业“姓党为民”的政治本色,始终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

  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一体推进“三不腐”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着力做好改革重组“后半篇文章”。自2022年5月全面推进改革重组工作以来,初步形成了涵盖水利产业勘测、设计、投资、施工、运营全链条的省级水务集团,但距离“国内一流的省级水工强队”战略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新征程新起点,集团将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全面推进业务板块整合,做大做强“豫水”品牌,构建高效管控体系,全力做好集团改革重组“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

  着力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集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稳步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创利增效、资产优化、降低资产负债率“三大攻坚”行动,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上半年,集团公司累计完成投资84.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3%,同比增长36.9%;实现营业收入60.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5%,同比增长149.7%;实现利润总额3.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5%,同比增长91.7%,全面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

  二、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视察河南,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和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3次视察都和水利息息相关,作为省内唯一的水利全产业链省级水务集团,集团党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集团累计参与了黄河流域内13个市(县、区)的经济建设,在黄河沿线地区投资20多个项目,投资额达200多亿元,已建设完成的工程项目在推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团承接的小浪底北岸灌区项目投资32.3亿元,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是河南“四水同治”十大水利工程之一,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破解水资源短缺、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等难题。2023年6月,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保障黄河故道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水量,修复动植物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集团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以“南水北调引水”为核心,加快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与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格。打造濮阳城乡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四化”新路径,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管理。截至目前,集团已参与全省20个县(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落定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项目24个,总投资约151亿元,预计建成后可惠及人口超1700万人。

  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到林州市红旗渠考察。集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组织班子成员及各基层党组织书记88人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学习新思想、贯彻二十大”专题培训班,着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同时,集团打造的被誉为“第二条红旗渠”——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是实现安阳市西部地区群众由“吃上水到吃好水”转变的重大民生工程,将为116万林州群众带去甘甜的丹江水。

  三、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效能助推美丽河南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集团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在涉水科技成果转化、水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为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贡献“水投方案”。

  强化涉水科技成果转化。集团召开“十大涉水科技成果”发布会,围绕区域水系系统治理范式、ETS复合微生物水土联治技术、水美乡村“三链同构”实施方案等水利重点领域重大关键技术,与河南多地政府、国内多家知名科研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涉水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更好地服务河南水利事业发展。

  系统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集团倾力打造的汝州城市中央公园成为省内最大的自然生态水系景观带和城市海绵体,让汝州从昔日的“半城煤灰半城土”华丽转变为今朝的“一城青山半城湖”。漯河市西城区18公里环城水系将西城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城、健康之城、休闲之环”。集团正在稳步推进的信阳市“四水同治”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心城区水生态环境,实现“以水润城”目标,充分彰显信阳“豫风楚韵”“山水田园”的城市特色。

  因地制宜布局清洁能源产业链。集团依托现有优质资源,以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发展为宗旨,打造抽水蓄能、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试点项目。同时,逐步延伸能源服务链条,积极发展充电站、充电桩等终端能源供应业务,助力河南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四、树牢造福人民政绩观,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团党委时刻谨记“治水安邦、兴水为民”的使命任务,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

  牢记殷殷嘱托,矢志接续奋斗。集团正在推进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潢川)现代水网一期工程,采用“全域全要素统筹+授权一体化实施+财务自求平衡”EOD模式,通过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项目自平衡,是集团转变传统依赖政府付费投资模式的“破冰”之举。

  聚焦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集团深入抓好鹤壁市、兰考县、新安县“一市两县”城乡供排一体化试点工程,统筹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促进集团产业链向上向下延伸,着力破解部分地区农村污水没有设施处理、没有地方排放及直接污染河道沟渠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集团践行国企责任担当,为定点帮扶单位磨沟村投资建设红二十五军长征转战南阳展馆,打造集文化旅游与红色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