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内容 创新形式 拓宽范围 讲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为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理论宣讲通俗化大众化,郑州市坚持品牌化建设、项目化推进,培育打造多个基层理论宣讲品牌。“马克思主义进社区”是郑州市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基层优质理论宣讲品牌,近年来先后参与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百年芳华”党史学习教育、“迎接党的二十大,建功奋进新时代”主题宣讲等,开展线上线下宣讲百余场,受众超过百万人次。
内容新,宣讲“走新”更“走心”。“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注重知识更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走访纪念馆、寻访故事发源地,认真打磨宣讲课件,为开展宣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宣讲中,因人因地因时更新,让宣讲有“新”意,更有“心”意 。宣讲团队走进黄河岸边的天河社区,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黄河成为人民幸福河 ”理念,带领群众共同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黄河安澜伟大奇迹;走进创新型企业,讲习近平总书记期待的中国工业“三个转变”;走进青年群体,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故事讲述成长与梦想;走进青葱校园,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丰富的河南元素让同学们感受胸怀天下的“文化自信”。2019年11月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奔赴刘湾水厂,带着新鲜火热的全会精神,在蓄水池旁向党员群众进行宣讲。2021年9月29日,郑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的第二天,“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就走进妇联进行示范宣讲 。2023年新春,“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新春走基层 走进金水区文化路街道蓝堡湾社区,与科技市场的商户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2024年3月,全国两会刚刚闭幕,“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走进郑州市五一公园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 …
方式新,宣讲“有力”更“有趣”。“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根据基层宣讲需求,精心构思创作,通过研讨式宣讲,案例式分享,朗诵式、短剧式沉浸体验等多种形式,增强宣讲的互动性、参与性,既锻炼宣讲员的宣讲能力,又提升宣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二七纪念馆的血染照片,到皮旅马褡子里的红孩子,从京汉铁路的工人领袖高斌,到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山大王程子川……他们精心整理红色史册中的人物,用自己的宣讲让那些红色记忆鲜活起来。用《我的1919》电影视频引出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的故事;用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视频,讲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故事;用《复兴之路》的展览图片和精心编排的情景剧,引出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 … …
传播新,宣讲“重深”更“重广”。“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始终把“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传统面对面宣讲和新媒体网络宣讲一体化推进,积极构建立体化宣讲渠道。深入社区、楼院、学校、车间、训练场,走进黄河博物馆、郑州文庙、塔沟武术学校、郑州烈士陵园,赶赴延安宝塔山、梁家河和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开展与群众面对面的宣讲。同时,将面对面现场宣讲通过海报、视频号、抖音号等形式进行全面呈现,让更多的群众听到党的声音,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团队利用多人来自媒体传播工作一线的优势,在坚持日常采访工作的同时,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自2019年成立以来,宣讲团队已完成173场线下宣讲,现场观众超过6.7万人次,网络受众超过百万人次。团队主创张明磊也通过“马克思主义进社区 ”宣讲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先后获得2020年好记者讲好故事河南省一等奖、全国优秀奖,2022年河南省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赛故事类二等奖,入选第三批河南省“新时代百姓宣讲员”。下一步,郑州市将进一步擦亮“马克思主义进社区”宣讲品牌,带动其他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提升宣讲质量和效果,不断扩大理论宣讲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