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升农村“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
开封市委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开封市委宣传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部署,细化具体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升农村“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
一、深入基层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统筹“百姓宣讲团”“市民(村民)考察团”“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时代宣讲师”等宣讲力量,加大对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政策宣传。2023年以来,开封市累计开展基层宣讲活动11万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225万人次,形成“焦桐传声”“庭院讲堂”“板凳课堂”等系列特色宣讲品牌。2023年,开封市理论宣讲工作成效显著,获得省委宣传部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和优秀微视频等全部荣誉,《您好,焦裕禄》荣获中宣部表彰的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积极探索“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模式,推动基层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先后利用张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干部培训中心、桐花书馆、张庄小学等各类宣讲阵地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扩大基层宣讲覆盖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张庄村获评省级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尉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20余支移风易俗宣讲队伍,“火种”队伍进村入户,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田间课堂、板凳课堂等移风易俗宣讲宣传活动180余场次,用接地气的语言讲道理,让群众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让移风易俗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厚植文化惠民理念,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把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贯穿“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中,2023年以来,开展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18万余场次,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舞台艺术送基层”、“欢乐周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达160万人次。兰考县利用“红色文艺轻骑兵”“欢乐周末”等开展文艺巡演、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10余场次,全县各行政村成立各类文艺队伍,常态化开展广场舞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焦桐传声”品牌以“文明实践+文艺社团”的形式,充分发挥文艺团体作用,组织老干部合唱团、梦里张庄艺术团、仪园春协会等文艺团体深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以戏曲、小品、三句半演出的形式,宣传孝老爱亲、移风易俗、节俭绿色等主题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禹王台区打造“四季村晚”文化活动品牌,发动文艺志愿者,通过小戏、小剧、歌舞、曲艺等形式,反映时代变迁和农民美好生活,充分展示乡村文化特色和乡村振兴最新成果。在全省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封获奖46项,高品质的文化活动供给让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三、打造品牌服务项目,引领乡村文明新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将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民政、农业农村、文广旅、科技、卫生、司法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结合职能优势协同联动,开展“文明实践乡村行”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4万场次,“汴地有爱”品牌持续叫响,文明实践活动全面覆盖。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全市累计开展活动2000多场,参与群众近50万人次。兰考县“一懂两爱”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德孝天下”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河南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三等奖。鼓楼区“三讲一传”、顺河区“流动课堂”等特色品牌被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报道,兰考县依托“幸福饺子宴”开展孝善敬老主题活动,组织全县464个行政村(社区)每月举办一次幸福饺子宴活动,同时开展义诊、义剪、义演、谈家乡变化、过集体生日、理论宣讲、科普教育等活动,2024年以来已举办1950余场次。杞县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文明实践文艺演出活动,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享受;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寒暑假深入农村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次。
四、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持续推动移风易俗
建立“党委领导、部门协同、三级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村镇和“五星”支部创建指标。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开封市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事指导标准》《开封市倡树文明新风推进婚俗改革实施意见》等,各县区成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市民政局扎实推进婚姻殡葬领域集中整治,全市116个乡镇、197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农村行政村创建文明幸福星1752个,开封市委宣传部荣获2023年度全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工作先进单位。禹王台区坚持“党政主导+多元参与+强化宣传+阵地建设”的婚俗改革特色发展之路,党员干部率先带头、以身作则,不要彩礼、不大操大办,打造区、乡两级移风易俗示范街,建立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议事协商载体,积极培育移风易俗新风尚,书写家庭美德,弘扬社会公德,被民政部确认为第一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被全国妇联、省妇联确定为移风易俗工作试点。
五、聚焦典型选树推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把先进人物典型培育、文明行为日常培育、网络文明传播培育与农村移风易俗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群体自觉带动身边亲属、朋友倡树文明新风,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传递向善向上正能量。近年来,累计推选省级乡村光荣榜先进典型人物31人、市级413人;国家级文明家庭2户、省级4户、市级151户;打造“星级文明户”示范点168个,评选乡村振兴领域好人50名,其中6人获评中国好人。兰考县三义寨乡组建一支由30多名村妇联主任为主的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为农村青年积极配对联络,主持张罗村民办喜宴,把典型宣传融入志愿服务,既帮乡亲们办事,又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祥符区组织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活动,激励带动全区干部群众以典型人物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传承传统美德,弘扬良好风尚,涌现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郭建华,中国好人武玉江、朱金喜、郭建华、于清旺、翟树森,河南好人任学礼、董海英、黄广文、庞志勇等。
六、开展系列主题宣传,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持续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重大主题宣传、“新时代新征程争出彩”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激发群众信心满怀地投身现代化开封建设。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开封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报道390篇(条)。中宣部“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对开封移风易俗经验进行集中报道,新华社一天刊发7篇有分量、有温度的宣传稿件,把培育“汴地文明”做法推向全国。大力宣传县域在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祥符区、通许县“移风易俗树新风”的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宣传推广。兰考县连续7年举办“新风尚集体婚礼”活动,引导192对适龄青年报名参与,集体婚礼由市、县领导为新人主婚、证婚,新人在县领导和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下,携手迈进婚姻殿堂,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价值观,营造婚事新办简办、拒绝天价彩礼、拒绝浪费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开封市委宣传部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全市农村移风易俗扎实有效开展,不断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推动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开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勇做开路先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