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课堂
一、案例简介
新乡县以“坚持党课标准、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百姓关切、践行志愿精神”为宗旨,把县级党校作为宣讲主阵地,聚焦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过程中,部分干部解读能力不足,群众学习了解需求与理论宣讲供给不足等现实问题,精心打造基层理论宣讲载体“小院课堂”。依托四项工作制度、十项工作机制,“小院课堂”不断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进一步延伸宣讲阵地、丰富宣讲内容、拓展受众对象,以小视角切入,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走进群众之中,用拉家常的方式与群众沟通。2020年以来,线上线下宣讲3685场,受众60余万人次。“小院课堂”通过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警)营、进网络开展宣讲,实现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宣讲目标。
近年来,“小院课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省、市领导先后莅临新乡县调研指导“小院课堂”工作。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对“小院课堂”进行专题报道,“小院课堂”宣讲品牌和宣讲团也获得多项荣誉。“小院课堂”开展情况被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刊发,志愿服务项目先后4次被省、市文明办和省社科联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优秀宣讲品牌,新乡县委党校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新乡县委党校“小院课堂”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级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小院课堂”青年宣讲团被共青团新乡市委评为新乡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二、主要做法
(一)队伍强起来
为有效满足基层需求,强化师资配备保障,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党校选聘,成立由党校教师、先进典型、行业骨干、身边好人和农村党支部书记等209人组成的“小院课堂”宣讲团,下设理论宣讲、文艺党课、青年宣讲、巾帼宣讲、银发宣讲、头雁宣讲6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宣讲员集中培训、外出学习、宣讲工作总结表彰、“我最喜爱的‘小院课堂’宣讲员”评选活动等,不断提升宣讲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制度建起来
为有效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积极推进制度完善、机制健全。完善全流程管理制度,实行三级网格管理;规范“小院课堂”标识,制作胸牌、手提袋、笔记本等物品,并有序推进“小院课堂”宣讲点挂牌工作;建立“小院课堂”宣讲员选拔、讲稿审核、集中试讲、宣讲管理四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宣讲员选拔、人员管理、档案管理、评教反馈、年度考核、综合保障等十项工作机制。
(三)阵地用起来
“小院课堂”宣讲主要利用务农务工群众晚餐后的时间,把课堂搬到村头巷尾、街道社区、农家小院,随时随地都能宣讲,体现了处处是讲堂、处处有队伍、处处能宣讲的实践要求,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声音”宣讲目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利用村文化活动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小院课堂”宣讲,把党课送到群众身边;利用县融媒体云上新乡县APP和“小院课堂”公众号,开展线上推送。
(四)宣讲活起来
“小院课堂”宣讲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讲透理论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归纳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怎么做,做到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以“小院课堂+”为依托,联合多个单位,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以小切口讲述大主题、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同时,充分发挥新乡县先进典型多、红色资源丰富等优势,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五)形式新起来
“小院课堂”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在互动式、访谈式、案例式宣讲基础上,以新乡县先进群体典型代表的感人事迹为素材,创作编排歌舞、豫剧小品、情景短剧、山东快书等,极大提高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率、抬头率、入心率。积极推进传播手段创新,依托新乡县融媒体中心APP、“小院课堂”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发布线上宣讲视频,实现由“面对面”到“屏对屏”,让宣讲走上“云端”,有效扩大宣讲覆盖范围。
三、效果启示
“小院课堂”基层理论宣讲内容“新”、形式“活”、生命力旺盛的关键在于县级党校的推动。要充分发挥党校和各类学校教师授课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突出优势,让其成为基层理论宣讲“排头兵”,以点带面,不断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服务基层发展成效显著。“小院课堂”用具有“土味、鲜味、情味”的形式和土话、实话、白话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担当意识,更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庄治理能力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对策。在“小院课堂”的助力下,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功创建河南省“五星”支部5个、“四星”支部30个、“三星”支部71个。
二是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有力。近两年来,省内外30多家单位莅临新乡县委党校“小院课堂”,就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进行调研交流。同时,“小院课堂”组织宣讲员代表走出去,开展示范宣讲和经验交流。“小院课堂”可学、可看、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得到省内外多地区、多家党校的借鉴应用。
三是基层理论宣讲路径探索持续深入。在“小院课堂”工作开展基础上,新乡县探索形成了基层理论宣讲的“一二三”模式:坚持一个标准,即坚持党课标准,通过建立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课程内容政治性强、宣讲员政治素养高;实现两个覆盖,即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课,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声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实现全覆盖;聚焦三个精准,即内容精准、载体精准、师资精准。
下一步,“小院课堂”还将持续探索基层理论宣讲的有效模式,重点做好四方面:一是规范化,坚持统筹安排、科学管理,建强宣讲队伍、规范团队标识、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对宣讲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详细做好宣讲记录。二是制度化,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理顺工作机制,解决好“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三是常态化,做好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基础性工作,把阶段性宣讲活动转变成常态化宣讲项目,做到可发展、可持续。四是品牌化,进一步扩大“小院课堂”宣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润心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