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践行全会精神 书写华龙时代篇章
濮阳市华龙区委书记 丁国梁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大改革举措。濮阳市华龙区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力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聚焦“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战略,勇毅前行、加压奋进,切实以奔跑之姿、创新之力、转型之势,奋力跑出华龙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提高站位、坚定方向,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没有行动上的突围。华龙区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关键少数”带头学。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学习研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解放思想、积极作为、担当实干上作表率、当先锋,深入分管战线和分包乡镇(街道)宣讲全会精神,示范引领全区上下层层跟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坚持各级干部普遍学。在学习方法、学习载体上不断拓展延伸,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做法有特色,全区上下思变、思进、思赶的信心空前高涨,呈现人人解放思想、人人奋发进取、人人跨越赶超的生动局面。坚持带着问题精准学。把学习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全区重点工作,切实从全会的核心要义和具体部署要求中汲取解放思想的精神力量,全力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从全会精神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将“解放思想”作为“再出发”的第一姿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切实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事业大发展。
聚焦重点、强化举措,以改革之力赋能产业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华龙区聚焦“双百”目标(制造业产值100亿元、服务业产值100亿元),立足装备制造业基础,迅速培育壮大氢能、人工智能、安全应急三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大力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围绕91家油气装备企业,推动高端化延链发展;依托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演练濮阳基地,全力推动应急产业聚集成势,打造中原地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端应急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两能”(氢能、人工智能)产业脱虚向实,积极引导中沁泰康与神华集团合作开拓市场,推动膜电极增产增效;尽快建成河南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区域中心,争取再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把“两能”这个新名片擦得更亮。高水平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增效。紧抓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被评为河南省四星级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机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差异化培育特色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商业圈,大力发展培育数据标注、BPO外包服务、首店经济等新业态,全力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提升品位、向美而行,以精细思维推动城市更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华龙区抢抓历史机遇,坚持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综合提质一体推进,切实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全面提升。更大力度加强老旧区域改造。按照“组团连片、集散为整”的思路,加快实施鸿鹏片区、建行片区、油田汽车总站改造等10个城市更新项目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示范镇,打造“一街一景”城市景观,形成代表华龙形象的核心区域、窗口地带。更实举措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扎实推进管网改造、背街小巷雨污管网改造、燃气管网改造项目,加快建设“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以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网提质为抓手,实施一批路网联通和绿化亮化工程,做精扮靓城市形象。更强担当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切实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工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源头预防、排查梳理、纠纷化解的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开展“五星”支部建设,持续深化无物业管理小区治理,稳步推进社区经济发展,全面提升网格化治理能力。持续探索推动力量下沉、权力下放、资源下倾,大力实施区委常委和副区长兼任乡镇(街道)第一书记机制,深入推行驻社区“第一书记”、“三官两员一顾问”、社区廉情监督员等制度机制,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实果,照亮全区广大群众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幸福路”。
办好实事、增进福祉,以有力保障回应民生之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华龙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持续推动10件17项民生实事建设,努力为人民安康托底、为群众幸福增色。坚持就业优先促增收。秉持就业“双优先”工作导向和“幸福就业”目标,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力度,打好助企稳岗、精准服务、职业培训“组合拳”,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坚持均衡普惠优教育。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快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居民的教育满意度。坚持资源倾斜有“医”靠。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健全防治结合的基层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体系,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大力支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决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坚持扩面提质见实效。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全面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弱势群体关爱体系,解决好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守住红线、筑牢底线,以最强担当狠抓安全稳定。安全是发展的基石,稳定是社会的福音。华龙区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意识,紧盯意识形态、民族宗教、家庭和谐、安全生产、燃气安全、信访稳定、治安稳定、金融诈骗8个领域,特别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宗教领域稳定;紧绷安全生产之弦,常态化排查整治各领域各行业风险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筑牢信访维稳防线,成立化解稳控专班,一事一方案、一案一专班,加大对房地产、金融、地方债务、社会治安等风险的协同处置力度,千方百计及时化解苗头性问题矛盾、风险隐患,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护航现代化华龙建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华龙区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坚定不移从弱处着手、朝问题开刀、向短板攻坚,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干、马上干,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华龙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