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中心组学习 学习服务 经验交流

推进移风易俗 涵养文明乡风

时间:2025-04-10   来源:《中心组学习动态》2025年第3期

南阳市委宣传部

  2024年,南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部署,从实地调研、部门协同、宣传引导、典型带动、文明实践、排查整改、指导督导七个方面扎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培育新风正气充盈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文明力量。

  一、深入实地调研,掌握基层实情

  市委宣传部采取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委托驻村第一书记调查、线上问卷等形式,不间断对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指导工作深入开展。2024年5月以来,召开座谈交流会24场,实地走访6个县、12个乡镇、24个行政村,收集39份涵盖13个县(市、区)的驻村第一书记调查总结,收回线上有效调查问卷1853份,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高额彩礼两个方面,形成2篇高质量调研报告。

  二、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

  抵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是一项系统工程。南阳市成立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周报告月总结等沟通联络机制,先后下发《南阳市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关于进一步明确专项整治工作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县级陈规陋习整治责任单位任务清单》等7份文件,明确各级纪检、组织、宣传、民政、农业农村、妇联、团委等部门职责。各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持续排查问题、健全规约措施、强化宣传引导、创新实践活动,加强信息共享互通,推动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三、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移风易俗领域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宣传部门坚持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报、台、网、端联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开展全媒体宣传。《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开设“倡树新风邀你参与”“画说移风易俗”等栏目,以消息、漫画等多种形式报道推动移风易俗的有力举措和崇德向善的先进典型。南阳广播电视台开设“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专栏,与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截至目前,各级媒体刊播全市推进移风易俗稿件3182篇,市属媒体发布视频141条、浏览量2100余万次。开展文化文艺宣传。组织开展“整治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主题宣传作品(音频类)征集活动,收集县(市、区)上报作品100余篇,评选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为“乡村大喇叭”广播提供丰富素材。联合市广播电台共同策划“弘扬时代新风共筑美好生活”移风易俗主题巡演活动,采取“文化文艺节目表演+宣讲+互动”的形式,深入10个县(市、区)进行巡演,线下受众4000余人,线上浏览量110余万次,获得群众好评。加强普法宣传。全市司法部门紧盯普法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制作展板2000余块、受教育群众近140万人。全市法院系统走进基层解读关于彩礼纠纷的相关规定,强化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邓州市利用群众晚间纳凉时间,开展“抵制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送法进乡村系列活动70余场次,群众反响热烈。

  四、推广典型标杆,引领示范提升

  抵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先进典型事迹不断涌现。邓州市夏集镇程集村村民黄国朝的闺女出嫁,不要一分彩礼,在当地传为美谈。西峡县丁河镇丁河村李栓成是2023年河南省“乡村光荣榜”人物,作为“移风易俗好榜样”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加入红白理事会无偿为村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镇平县侯集镇中心校校长王峰借助举办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之际,倡导教师带头拒绝参加谢师宴,破除人情攀比不正之风。全年报道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倡导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典型案例127件,群众见贤思齐,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五、丰富实践活动,倡树文明新风

  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整治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卧龙区靳岗街道松果营地举办首届“凤栖卧龙”集体婚礼活动,新人们在“卧龙区婚俗新风尚倡议书”签名墙上签名,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婚嫁。邓州市于2024年七夕节举办第十二届单身青年职工联谊会,122位单身职工参与,通过倡议宣传活动,号召大家以身作则,主动引领婚嫁新风。南阳市妇联举办“家国同庆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南阳分会场活动,带领广大家庭和青年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广泛开展“影前10分钟”移风易俗主题宣传,组织文化活动6000余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4200场、受教育群众近180万人次。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全市在抵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2024年以来,市文明办以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村为试点,探索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的路径办法。下发《关于在各级文明村深入开展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的通知》,组织召开全市农村深化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暨“文明幸福星”村创建观摩会,按照4个项目、25个指标、36项具体要求开展积分兑换活动,把移风易俗作为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的重要内容,激发农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目前全市350个文明村正在有序推进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深入开展“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活动。深入挖掘各地乡村历史文化特色,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创新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开展“四季村晚”、民俗文化展示等艺术活动120余场,在推动移风易俗的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作为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成功举办春季“村晚”,吸引线上线下10余万人观看。桐柏县黄岗镇举办“赏红叶·爱家乡·颂祖国”“四季村晚”群众文化活动,其中《久离边疆战马狂》《渔鼓颂党恩》等节目出圈出彩、深入人心。

  六、严格问题排查,确保工作实效

  围绕陈规陋习专项整治重点,完善制度规定、制定倡导性标准、细化实践要求,发现问题边查边改,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聚焦抵制高额彩礼。各县(市、区)根据实际制定《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倡导群众共同抵制高额彩礼,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广大群众观看焦点访谈《高额彩礼何时休》《治理高额彩礼既有法也讲理》等,让文明婚俗深入人心。聚焦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指导村级把喜事新办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规范村内“四会”等群众组织运行管理,形成健全的工作机制;指导村级红白理事会与宴席服务队签订协议,约定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避免盲目攀比、铺张浪费。聚焦抵制厚葬薄养。通过举办生日宴、孝礼文化节等活动,大力倡导生前厚养、身后简办理念。新野县歪子镇岗头村为30余位80岁以上老寿星送上生日红包和礼物;社旗县饶良镇在中心学校举办第十届孝礼文化节,广泛开展孝文化经典诵读、故事征集等活动。聚焦党员干部重点。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进行党性教育,逐人签订个人承诺书,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结合南阳实际列出“负面清单”,敦促全市1869名处级干部、17797名科级干部和50余万名党员对照陈规陋习进行自查,推动基层党组织对3年来存在的8类“负面清单”行为开展排查。淅川县纪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十八条措施》的通知,通过细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

  七、强化督导指导,着力提升质效

  市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对南召县、社旗县、唐河县进行调研督导,下发《关于对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调研情况的通报》,以督导发现的问题为镜鉴,以点带面对全市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推动各级各部门工作扎实开展。市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向督导中发现问题的3个单位发送工作提示函,督促其全面落实部门责任,确保整治成效不打折扣。

  宣传助力,广撒文明新风之种子;引导护航,催生文明风尚之繁花。南阳市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且行且思、善作善成,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文明新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